你有没有发现,我们亲近的人往往也是我们在言语与行动上伤害最深的人。
我们总是对陌生人谦恭有礼,却把自己最差的一面留给自己亲近的人。
面对同事、朋友或陌生人的时候,无论工作上有什么问题,生活上有什么八卦,我们往往会知无不答,彬彬有礼。
可是在面对亲近的人时,尤其是父母的关心,我们总是一副不耐烦的样子。
格鲁吉亚摄政大学心理学教授Deborah South Richardson曾经用了30年做了一个调查,并在《心理学发展方向》期刊上发表了相关的研究报告,在研究中得出了这一结论——比起更陌生的人来说,对那些我们亲近的人,我们更容易表现出攻击性。
最爱的人,伤的最深
我们身边有很多人,对待家人明明是关心的,却刀子嘴,把最刻薄的一面留给家人。
曾经有人说过,我们最大的错误就是,把最差的情绪和最糟糕的一面,都给了最亲近和最爱的人,却把耐心和宽容,留给了陌生人。
“问什么问,本来回家想清静清静,能不能别让我说话。”
“让你买菜都能买错,你还有什么用?”
“这点小事情都办不好,你以后长大能干吗?”
“还不结婚,等着我养你一辈子吗?”
“差不多得了,你以为除了我还有人要你吗?”
“做个饭都做不好,我娶你有什么用?”
“哎呀!我自己饿不饿我不知道吗?”
“哎呀!你老是问这干什么?跟你说了你又不懂。”
… …
好脾气的你,为什么总把最寒心的话语,指向你最爱的家人?
究竟是什么让我们总是在亲人面前收不住自己的脾气?
如果说一个人在外的举止代表个人形象素质。那么在家的言行,就决定着一个家庭的氛围,一个人的情绪以及对待家人的方式,会很大程度地影响着,其他家人的喜怒哀乐。
所以,对外人彬彬有礼的我们,为什么和最亲的人,反而不有话好好说呢?
亲人是安全的,
他们让你发生了退行的现象
为什么我们心里压力大了,就选择亲人来发脾气呢。在这里,我要跟你分享一个心理学的概念,叫“退行”。说的是当你遇到挫折时,就放弃了已经习惯的成人方式坏脾气留给最亲的人,转而退化到用一个小孩子的方式去对待这些挫折和压力,这就是退行。
这时候,你的潜意识告诉你,亲人是安全的。你骂一个外人,他们会离开你,会伤害你,但是无论你怎么跟亲人起争执,他们始终还是你的亲人。
这是我们从成长的过程中得到的经验。好比小时候你吵着闹着要吃奶,父母就无条件的满足你了。所以你的潜意识里就知道了,哦,亲人是安全的。
面对亲密关系,
我们该怎么做呢?
在亲密关系中保持边界意识
比如说有些家长太过操心坏脾气留给最亲的人,去侵入孩子的边界,什么都帮他管,可能会导致孩子成年之后边界感、边界意识不清晰。
再亲密的关系,也依然你是你,我是我。我们也许很像,很投缘,很要好,但我们终究不是一个人。
表达你的愿望,而不是要求
愿望与要求不同,愿望不带有强制性,没有压迫感。愿望并非要求对方一定接受,而当对方感到没有压迫感的时候,也就不会有敌意。
当我们表达自己的愿望时,隐含的意思是:这是我个人的愿望,但我尊重你的选择。
我们可以定时召开一些家庭会议,反思一下自己做得好或者不好的地方,把心里的想法都摊开来说,之后大家就可以互相注意到了。
多表达自己的感受
我们的表达总是去绕过自己真正的想法和感受,经常口是心非,对方也不容易接受。这就是为什么有些家庭不和睦的原因之一。
我们应该如实表达自己对亲友的爱意,多一些亲密的举动,去拥抱一下对方,拥抱朋友、拥抱家人,告诉他们:“其实我是爱你的,我想要你关心我。”这样的话会让家庭更和睦一些。
所谓的亲密关系,就是能够和我们一起共同生活、解决问题的人。
负面情绪人人都有,我们选择向TA们表达,也是因为我们内心对ta无比的信任。处理负面情绪,也需要一定的心理能量。
衷心祝愿阅读本文的朋友们,无论在心理层面的顺境还是逆境,都可以温暖对方,给与彼此最大的支持和陪伴。
关注“驻马店市社会心理服务体验中心”公众号
注册会员查看全部内容……
限时特惠本站每日持续更新海量各大内部创业教程,年会员只要98元,全站资源免费下载
点击查看详情
站长微信:9200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