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也不知道是不是在家憋得太久的缘故,妮娜最近脾气特别大,耐性也特别差。只要她提出什么要求,就必须马上满足她,好像一分钟都等不了似的。就像昨天,午饭后,我正在厨房洗碗,妮娜举着一本图画书跑进来,要我给她讲。我说:“好的,你等妈妈5分钟,我就给你讲!” 可妮娜连一分钟都没等到,就歇斯底里地尖叫起来。
妮娜妈的吐槽
孩子为什么这么做
对于3岁多的Nina来说,进入了最初的“社交”阶段。开始乐于与别人分享自己的想法,对交流和肯定的需求空前高涨。
这个阶段的孩子除了逐渐开始喜欢群体游戏,也特别需要来自他人,尤其是父母的关注。
当他发现不能有效地吸引大人的注意力时,就会做点小坏事,比如乱扔东西或大声尖叫。
对于“等待”,要求三四岁的孩子有长久等待的耐心并不现实。但妈妈可能也会感到,有时宝宝还是能等一会儿的,在幼儿园里,老师如果让她等一会儿,她也挺有耐心的呀,为啥在家里就完全是两个样子了。
这是为什么呢?家长应该怎样应对呢?
父母应该怎么办
帮助孩子描述等待的时间
很多时候,孩子并不是不能等待,而是在“等多久”这个问题上,和大人之间存在误解。
比如Nina妈妈对Nina说要等5分钟,对只有3岁,还没有抽象时间概念的Nina来说,理解和把握“5分钟的时长”是相当困难的。
等了1分钟的Nina觉得已经等得很久了,妈妈还不来,自然就要尖叫着吸引妈妈的注意力了。
所以,下次和宝宝约定等待时间时,妈妈可以尝试用宝宝可以听懂的语言进行具体方式的描述。
比如Nina妈妈就可以把“等5分钟”,换成“等妈妈洗完碗”,这样Nina就很容易理解了。
以下的一些对“等待时间长度”的描述供妈妈们参考。
“等你看完这集动画片,咱们就出门。”
“等长针走到5的位置,就关掉电视上床睡觉,好吗?”
妈妈也可以尝试利用计时沙漏或闹钟等工具,帮助宝宝形象感知等待时间的长度。
读有关时间类的图画书
家长可以用小闹钟定时的方法,让孩子了解关于时间长短的概念,比如平时孩子唱一首歌或是下一盘棋,家长用小闹钟给孩子计时,孩子慢慢就能明白一首歌的时间大约是5分钟,下一盘棋的时间大约是20分钟等等。
家长还可以配合有关时间的图画书来引导孩子认识时间,给您推荐一本被称作“大脸猫和蓝皮鼠之父”的著名儿童文学作家葛冰创作的图画书,叫做《神奇的小闹钟》,它是《熊猫逗逗》中的一册,讲的就是豆爸买回来小闹钟的故事,我们一起来看看。
点击上方图片,购买图书
豆爸买来一个小闹钟。红豆和灰豆都说“咱们家已经有钟了”。豆爸说:“这是一个叫我们起床的钟。”
豆爸把小闹钟放在床头,躺在床上,闭上眼睛,装出睡觉的样子。丁零零,丁零零,小闹钟响了。“该起床了!”豆爸睁开眼睛,伸伸懒腰,从床上坐起来。红豆、灰豆还有豆妈也都学着豆爸的样子感受了一把小闹钟。
灰豆问:“万一我睡得很熟,公鸡也叫不醒呢?” “还有别的按钮呢。”豆爸笑眯眯地说,“小闹钟还可以用录音叫起床。”于是红豆和灰豆把自己的声音录了进去。
大家一起躺下,小闹钟里传出来:“灰豆、红豆, 快起床;黑豆、白豆,快起床;白豆、灰豆,快起床;灰豆、黑豆, 快起床!”
晚上睡觉时,豆妈想:应该把小闹钟的按钮打开。她去按了一下。
灰豆想:应该把小闹钟的按钮打开。他去按了一下。
红豆想:应该把小闹钟的按钮打开。她去按了一下。
豆爸想:应该把小闹钟的按钮打开。他去按了一下。
第二天早上,明亮的阳光从外面照进来。大家睁开眼睛:“咦,怎么小闹钟没有叫我们起床?是坏了吗?”
大家爬起来一看:哎呀,小闹钟没坏,原来大家按来按去,把小闹钟给关上了。
小计谋让等待时间变短暂
干等着总是会觉得时间很漫长,大人在等位或排队时对小孩没有耐心怎么办,不也会找点事儿来做,以打发无聊的时间吗?
如果需要宝宝等待,妈妈不妨引导宝宝,在等待的时间里玩拼图、看图画书,或者做一些她喜欢的事儿,从而转移宝宝的注意力。
还以Nina的故事为例吧。妈妈可以这样对Nina说:“喔!Nina今天想要妈妈讲的这本书是关于小鼠的故事啊!记得之前还有一本关于小鼠淘气的故事书,Nina很爱听,你可以去找出来吗?一会儿,妈妈把两个故事都讲给你听!”
或者可以说:“Nina和妈妈比赛吧!妈妈来刷碗,Nina擦桌子,咱们比比谁先做完!比赛完,妈妈就讲故事书给你听!”
关注孩子需求不是无底线妥协
既然“大喊大叫”是为了引起妈妈的注意,如果宝宝偶尔出现这样的问题,了解她的需求,给她正面回应,一般问题就会解决了。
如果孩子总是大喊大叫,妈妈就要留意是否近段时间对孩子的关注和陪伴确实不足。要增加陪伴孩子的时间。
但有一点也要提醒妈妈注意,如果孩子大喊大叫提出的要求并不合理,妈妈一定要坚持底线不动摇,任凭他怎么叫,也不能妥协。
当孩子看到“喊叫”并没有效果,就不会再故技重施了。反之,妈妈一旦妥协,宝宝就有可能把“大喊大叫”当成有效要挟妈妈的手段。大喊大叫的事情就会更频繁地发生了。
《熊猫逗逗》是一套能让孩子做更好的自己的图画书,引导孩子学会情绪管理,懂得爱与宽容,学会积极思考,培养自律与规则意识,培养表现与创造能力,一套共10册,每一册都有自己的亮点和教育价值。
熊猫逗逗
(点击图片,立即购买)
1.这是一套给孩子们的书。调皮的灰豆哥哥、可爱的红豆妹妹就是生活中孩子们的缩影,他们想象力丰富对小孩没有耐心怎么办,小脑袋里总有些奇思妙想,但有时也会被小情绪困扰。孩子可以在故事中找到自己的影子,同时也学会爱心、照顾、成长。
2.这也是一套给家长们的书。故事里的黑豆爸爸和白豆妈妈给孩子们营造了一个健康、温暖的成长环境,用爱和榜样的力量呵护孩子的成长。
我知道你在看哟
注册会员查看全部内容……
限时特惠本站每日持续更新海量各大内部创业教程,年会员只要98元,全站资源免费下载
点击查看详情
站长微信:9200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