森森一周了,眼瞅着该学走路,过程中肯定要摔跤,记得以前看过一篇美国育儿文,说美国人看见自己的孩子摔倒了都不去扶,让他自己克服辩论:孩子摔倒,母亲不能扶,自己爬起来,从而锻炼孩子自立自强品质什么的,然后作者开始反思中国人看见小孩子摔倒了就立马去扶的种种不妥………… 对此,森森妈很不解。
那么问题来了,真实的美国人对宝宝的要求真的这么苛刻么?还是说这要看具体的年龄段?多大的孩子才可以让他自己爬起来?
这个问题上,一些国内知名育儿专家,坚持“扶”——大一点自己会走路了也扶。他们摸索出的经验是: 要向成人一样对待孩子。同事倒了你扶不扶?爱人倒了你扶不扶?为什么孩子倒了却不能扶?但是扶就扶了,不要夸张的安慰,也不能把责任推给“地不平”之类的理由。真摔疼了就安慰一下,正常的关心是不会惯坏孩子的。不要把摔倒当成培养孩子“自立精神”的契机,你自然的对待这件事,孩子就不会觉得摔倒有什么事。
小编似乎更偏向于国内专家的言论,同样的道理——在小编学习的时候,经常看见书上说童年阴影,小时候的一件事对孩子长大了有什么影响了之类,曾经一度以为培养孩子是世界上最麻烦的事情,开始为我家哥哥姐姐发愁,现在为我自己也发愁。后来不知道什么时候突然想明白了辩论:孩子摔倒,母亲不能扶,小编的父母也没懂得什么教育理念,我不是也三观正常的长大了嘛。我们和孩子生活在一起,自然而然的就会影响到他(她)们,所以一般情况下,只要我们自己三观正,孩子也不会歪。
还是那句话,自然的对待每件事,与其把每件事作为培养孩子的契机,不如想培养孩子什么样的品格,先培养自己。扶不扶本来是一件简单的事情,不需要赋予它那么多的意义。
有材料说,爱因斯坦小时候摔倒,他的父母就是不扶他的。相反,玻尔小时候,每次摔倒,父母都会立刻把他扶起来。最后,这两位都成为了著名的物理学家。但是为了摔倒后扶不扶的问题,两个人争吵,辩论,斗争了数年。实在是浪费了很多光阴。
其实,这世上还有很多美好的事需要坚持,比如亲子关系。人世一生,爱,千万别辜负。
注册会员查看全部内容……
限时特惠本站每日持续更新海量各大内部创业教程,年会员只要98元,全站资源免费下载
点击查看详情
站长微信:9200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