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国家“反内卷”政策引导下,快递行业持续多年的价格战正逐步趋缓,多地通过提高单票价格等方式尝试走出恶性竞争。然而遗憾的是,迟来的“春风”并未有效消融多年来的“积寒”。曾几何时被视为“现金牛”并在网络中承担核心功能的快递网点,正集体面临着严峻的生存考验。

这个冬天的冷暖,已不再仅仅取决于业务量的数字增长,而是取决于网点老板们能否点起新的炉火,在每一分钱、每一厘成本中精打细算中,在每一个服务细节里寻找生机。

他们,正在用各自的方式“过冬”,也在学习如何“过冬”。

近期,驿站老鬼随机采访了四位快递网点老板,有从中国香港回广州创业的白领,转型做快递已两年;也有接手父亲网点的“快二代”,此前从事电商…从这些鲜活的个体故事中,我们得以窥见微利时代下快递网点生存状态的缩影。

在他们身上,驿站老鬼看到了这个行业最动人的底色:责任在肩的担当、不屈不挠的韧性,以及对这份事业难以割舍的深情、赤诚与热爱。即便是在逆境的寒冬里有过抱怨、动摇、想要放弃的瞬间,但他们依然选择坚守,用日复一日的坚持,守护着心中的那份信念,期待明天会更好,也等待着春天的到来。

今天,我们就来听一听他们的故事。

“不管前路如何,但我会做好眼前事,量力而行”

42岁〡男〡广州〡经营快递网点约2年,业务员9人

我2023年购买接手了这家快递网点,接手后发现网点各方面环境都很差,包括周边客户的评价都非常差。做快递之前,我在中国香港从事外贸行业的。实际上,“入手”这家网点前,我没有进行任何背调,虽然现实“过于骨感”,但也不后悔,新的事物总是要尝试,深耕之后才能知道其中的门道。

接手后,我先和业务员逐一进行了深度接触,也算做了个系统摸底,一来了解网点经营的真实情况,二来弄清客户为什么会流失。之后,就挨个去拜访客户,每个客户都会不定时走动,遇到过节,就算与我们没有合作的“客户”,我也会登门拜访送粽子、月饼等等,总之就是与客户保持一个良好的互动关系。

为了改善网点经营,我都是亲力亲为,基本上网点的每个各环节都去做,只有做过之后,才能知道哪里可以节省成本,哪里可以优化,持续做改善。各方面都改善了,业务员们工作起来才有干劲。我把此前在企业上班时的那套管理系统都承续了下来,与网点管理进行融合,其中核心之一就是把有关“人”的各方面管理做好。

两年下来,网点环境虽然改善了,但最大的感受依然是“难”——做快递网点,太难了。

首先是整个市场太卷;其次是公司总部出台的规则,不管哪个方面都有非常多的条条框框,而且还经常变动,太复杂了,想要理解这些规则,比读书时的考试题还难。再加上每个人对规则的理解不一样,最后只有“罚款下来”的那一刻,才能真正明白如何去针对性的解决问题。

我到现在还没有回本,网点营收一直是波浪线的状态,有盈利更有亏损。这两年,整个行业都是寒冬,对于我们这种小网点,要生存,不投入是生存不了的,很多事情没人做,只能我自己去做,靠这种状态去支撑。

提到“投入”,我也不是什么都投,终归要根据网点需求来定,比如当下正火热的智能快递柜、无人车,对我的网点而言,就派不上什么用场。网点每天的进出港基数低,现有业务员就已经够用了,再添置这些,只会增加成本。

凡事都要因网点而异,不是所有的新事物、新设备都对网点有益处。一定要充分了解自己网点的“刚性需求”,把钱花在“刀刃”上。比如,我最近上线了一条伸缩卸货机,有了这个装备,首先可以减轻业务员的卸货压力,大家工作起来也更开心;其次有效减少包裹磨损,提高了卸货效率;再者场地的利用率更高,以前人工卸货压力大、卸货慢,后续还要整理,往往第一台车货还没写完,第二台车就来了;现在就方便多了,卸货速度快,车子不用等,更快更省时省事,做起来没那么痛苦。

我老婆以为我很赚钱,每天都是早上5点就出门,晚上9点多才回家。但我知道我只是在很努力的生存,不是生活是生存,很努力的求生存。即便到现在没赚钱我也没有后悔进入快递行业,目前资金状况还是可以勉强支撑,实话说大环境各方面对我们这种小网点太不友好了,只能勉强支撑。

不管前路如何,把自己的事情做好,量力而行。现在政策变化的太快,大环境变的太快,完全都没有任何可以预料的事情,任何计划都赶不上变化,就是做好眼前事,减少罚款,让业务员、网点各方面可以安定,让客户稳定下来,看明年能不能春暖花开。

“国家层面已出台「反内卷」政策,眼下要做的就是打磨自身”

23岁〡男〡北京〡快递二代/经营快递网点3年〡业务员40多人

我是2022年开始从父亲手里接管快递网点的,现在共经营两个网点,一个是我父亲的,一个是我自己的,两个网点共计40多人,有12个末端驿站,每天派件量大概在24000票到25000票。

虽然是一名“快二代”,但接手网点前,我对快递行业并不怎么了解,只能说是接触过,比如帮忙装车、在库房分拣等。之前一直做淘宝电商的,后来电商生意出了点问题,才跟着父亲来做快递,目前单独经营已3年有余。

降本方面,我更倾向于无人设备。接手网点三年期间,我也去上海培训过两回,现在快递行业是微利时代,作为新一代快递人,我会去采用行业里比较科技的一些装备去降本,比如智能快递柜、无人驿站、无人化装备。月底网点大概要上无人分拣装备了。

因为服务区域的特殊性原因,网点每年大概有4个月是处在亏损期,每年的1、2月份和7、8月份是亏损的。这种情况下,省区也会帮忙,将亏损幅度稍微减少一点是一点,其他几个月肯定是要盈利一些,以此形成对冲。针对这4个月的“亏损期”,我一般都会调整用工模式,操作工、司机会在这几个月去轮休,尽量使得网点保持一个少亏损的状态。

现在整个行业都在过冬,我们也没有办法避免自身不受影响,就是保持人员稳定,保持大部分时间稍微有点盈利,做好服务,减少小哥与公司罚款。

同时,我们也想办法给客户降本。我之前做电商那几年,如2018年、2019年那会儿,单价都高,整体利润也很高。现在,我们去和好多客户聊天,都会聊到快递价格。价格上,我肯定是要保证一部分网点的利润,再去给一个实实在在的折扣价。说实话,我们是靠电商吃饭,没有客户我们也没有钱挣、也没有件去派。所以我们会在客户要求之内,做一些力所能及的、能够帮助客户降本的事情,比如我们的车,短途的运输,可以给他们免费拉货,帮他们省掉一些运输成本,以此来增加客户粘性。

虽然说现在都在过冬,但我觉得还是要打磨自身,第一我经营快递网点时间还是比较短,第二随着行业发展现在做快递还有前景吗,也需要适应要求改善经营理念,加强自身经营理念的学习和打磨。国家层面已经推出反内卷政策了,明年行业估计会好很多。眼下最重要的,就是打磨自身。

“很多次想放弃,可感情与人还在,想再坚持再努力一下。”

现在做快递还有前景吗_快递网点生存_快递行业反内卷

39岁〡女〡武汉〡经营快递网点12年,业务员10人

我是2022年“接手”现在这家快递网点的,位于城中村片区,从一开始日均1200票的派件开始,到现在日均3000票派件。

但说到做快递,我是2013年入行,至今已有12年。刚开始做的是速尔快递,那时二十来岁自己开着面包车,和老公两个人开始慢慢做。速尔是赚钱的。但后来母公司友和道通开始拿速尔的钱填窟窿,之后速尔就没了。当时我经营了2个速尔网点,同时也经营着一家优速网点。速尔没了以后,我就转型做百世快递,百世后来被极兔收购了,优速那个时候也慢慢不行了。对此我也非常理解,快递行业经常洗牌。

现在回想起来,我觉得我整个人都投入到了快递里面,快递大家也知道,又是人又是车又是场地,这个工作比别的工作都要繁琐复杂一些。我刚开始决定要做快递时,婆家没有一个人支持我,他们觉得这都是男人干的事,怎么一个女孩子就想去做。不过,之前我在深圳上班,攒了一点钱。然后娘家爸爸也支持了我。我从小喜欢玩互联网,觉得快递有前景,加上从小比较要强,不想打工,就这样开始了快递之路。

干快递到现在,虽没有像那些大老板那样身价不菲,但小钱肯定还是赚了的,毕竟付出了,肯定还是有一定回报的。回报可能没有那么成正比,只能说整体上还算满意。尤其是最近两年,快递行业确实真的太卷了。

今年内,我老公又劝我放弃,而且是劝了很多次,因为我们从6月份一直到现在都是处于一个低谷期,处于亏损状态。

说实话,快递我真的是把它当成事业在干,并没有说要靠这个一定要赚很多钱或者怎么样。我二十来岁就开始做快递,那时候我一个人开着面包车,也吃了很多苦,一直坚持到现在。现在我也经历了很多困难重重的事,快递太卷了。

其实很多次、很多时候我也有想到放弃过,但一想到这么多兄弟跟了我这么多年…感情还是在的。

我们网点的人员都比较稳定,还有本科生。虽然现在利润比较薄,但我从没来没有亏待过快递员,快递员很辛苦,一个人要撑起一片天,一个家就指望那么点工资。该给快递员的,绝不能在他们身上抠搜,咱要让他们活得下去,他们都坚持不了,再大的队伍、再多的快递量没有人帮你、你手上没有人,数据肯定做不好,罚款多了,网点肯定也存活不了。我们快递员的收入都比其他同行要高一些。很多快递员都跟我十几年了,最早的甚至都已经退休了。

我觉得,有些东西可能用金钱也买不到,你有钱也买不来我愿意。趋势应该会好一点,我也刚做了网点整合,想再坚持一下,再努力一下,看看会不会好一点。大家都很信任我,我不能放弃。

我想对自己说:真的,太不容易了,和我一起从速尔做起的那些快递人,他们都放弃了,唯独我一个人还在坚持,而且还坚持到现在,真的很不容易。

多边业务发展,将快递资源利用最大化,分摊“寒意”

38岁〡男〡云南〡经营快递网点近13年,业务员80多人

2013年4月,我开始经营这家快递网点,一直没有换品牌,那时我才26岁,现在已经38岁了。

快递网点生存_现在做快递还有前景吗_快递行业反内卷

刚开始是我和我老婆从外地回来经营网点,俩人就在近30多平的一个门店从事快递事业,一天处理几十个件,进港几十票,出港就几票。岳母、老婆守店,我出去送货收货。

后面慢慢开始招第一个员工,到现在员工已经80多人,出港一天少时1000多票,多时10000多票,进港双11最高可以到14000票。

我这边是一个边境小城,以前人家说到快递,就只有顺丰、京东还有其他快递,但我们一直坚持送货上门,品牌口碑在本地还是不错的,大家都认可。

最近两年竞争太激烈,利润很少,压力山大,但好在我还有其他多边业务拉扯支撑着,现在要靠快递赚很多钱,不现实。从2017年起,我就开始尝试做淘宝,后面又做了拼多多,再后来抖音等这些都尝试着做,然后还做了同城配送以及一些团购,接下来还会做云仓、供应链等。归根到底就是一句话:

尝试多做业务,将资源利用最大化,提高资源利用率来分摊成本,通过多边发展支撑网点的发展、保持网点稳定。

我们这边人员稳定性也比较好,主要是我愿意把利润多分出来一些,以前我自己也送快递,知道送快递很难。像大家都说建驿站可以省成本,但又要裁掉很多人。我还是想坚持说,向好的方向去发展,更乐意把这些快递员留住,更看重人,除非是那种特定的区域,很多小区客户不在家不好送的那种会放驿站,其他大部分都还是以业务员派送为主。

快递员如果不稳,就会出现投诉、派件不稳;快递员要跟客户多接触多相处,客户才愿意放心把件交给我们,客户稳了,经营也更稳定,罚款也少了,考核也会减少,其实也是降本增效。

我们网点的第一个员工到现在还一直跟着我们,已经快13年了。大家一起做事情,就像家人、像伙伴一样来经营和相处,离职率就会很低。任职时间长的业务员,我们都给买了养老保险。

这边很多快递网点不给业务员放假,业务员也不能请假现在做快递还有前景吗,但我们很早以前就开始规划业务员休息的这个事,就是要有固定的“休息日”。我将网点业务员分成小队,7个人一个小组,业务员只要把货安排给小组其他伙伴,就可以直接请假。我们这边正常派件,一个人每天在200多票,再加上取件,即便是高峰期业务员有急事请假,大家基本上也能把货送完。

平时业务员派送压力大,我们也会经常搞一些活动,比如烧烤、喝酒聊天,走走心,帮他们释放一下压力。平时也会组织大家去参加工会组织的一些党建活动,让大家都参与下。我觉得挺好,他们都舒心了,我各方面也都基本顺了。

我们这边比较偏远,电商客户也有,但很少,都是小客户,一天几十票、一二百票。这边主要是农产品,农产品很难去控制成本,像一个客户几十票,本来谈的快递费就很低了,你继续去找农产品也就那样了…所以公司这边一直引导我们做云仓,说是云仓上行,但我想做云仓下行,专门服务中小客户、包括农产品直播等,这些客户(也会有外地主播短期来直播卖农产品)过来,我就给他们一个非常低的报价,他们可以把货放到我仓库,我给他们提供供应链服务,这样他们在网上放心卖,我可以减少他的人力、货物存放成本,也可以给他找产品、打包等等,服务很安全,农产品也能稍微走点量。

现在我们已经运营了一场地,就是在分拣仓库里划了一个区域专门做农产品,本身网点也发电商农产品,像是水果玉米、土豆等,有了云仓,客户更有粘性,客户稳住了,件量也就是上去了。明年会好好搭建下场地。

现在同城这块的业务做的也不错,一天最多时有2000单,少时1000多单。我们做同城配送,一方面是业务员来送,同时也有专职跑腿的,不急的就当日达,着急的就30分钟达,其他诸如“代买”也在做。

曾几何时,也有想过不做了,可兄弟们怎么办,他们要还房贷、养家糊口。处在寒冬期,只能说把这些事情做好,把他们都连接起来,其实我们还做了奶茶店…有关联的我们都尝试做一做。

注册会员查看全部内容……

限时特惠本站每日持续更新海量各大内部创业教程,年会员只要98元,全站资源免费下载
点击查看详情
站长微信:9200327

发表回复

后才能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