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没有托管辅导学生的流程?托管老师怎么培训?怎么跟大机构竞争?未来托管何去何从?别着急,这一篇就够了。
如果你是托管机构,恰好还是个小微托管,我想你一定在经历这些问题:
︎ 托辅怎么流程化?
︎ 托管老师怎么培训?
︎ 当地有个大品牌机构,怎么跟它竞争?
︎ 未来托管怎么生存?
我做托管十年,对于这些问题,有些东西想要跟你分享。
托管辅导流程篇
无论是文化课辅导还是托管,但凡是发展成品牌并能复制的机构,都有一个明显的优势——流程化。
正是这套标准化流程,拉开了我们跟他们之间的差距。事实上托管班适合哪些人做,我们的流程也是能够不断优化,逐渐形成标准化的。
我们托管流程分成两个部分,室外流程和室内流程。
1. 室外流程
室外流程相对简单,只要做好接送流程、保证课间休息安全、做好签退制度就没问题。
① 接送流程
很多托管机构在中午和下午都会去校门口接送孩子,那接送流程该怎样做好规范和流程化呢?
首先,我们的老师都会统一穿上机构的衣服,拿上小旗子或者接送牌。我建议在校门口点一次名,能够确保所有孩子都来了,避免出岔子。
另外,送孩子的时候要不要点名呢?
要点。我记得有一个机构老师在孩子午睡完送孩子上课回来,整理被子的时候发现还有一个孩子在睡觉,虽然没有出安全事故,但也是一次失误。
所有我建议送孩子回校的时候同样点一次名,确认每一个孩子都跟上了。
② 课间休息安全
我们自己之前在这方面是踩过坑的,两个孩子课间追着打闹,其中一个孩子磕到了脸,最后跟家长好一番协商才解决。
可是孩子打打闹闹太正常了,这个问题该怎么避免呢?我们老师是轮流辅导孩子休息的。举个例子:
现在是1号教室的孩子休息,这10分钟1号教室的老师出来在外面盯着孩子的纪律。
1号教室休息完之后2号教室休息,这时候2号教室的老师再出来盯着孩子的纪律。
尤其是有户外场地,我们机构后面有一个大概300平方的院子,孩子在里面玩的时候我要求老师必须在,哪怕你不参与到游戏当中去,但是你必须在活动现场,以防孩子出现问题能够及时的处理。
这样确实避免了很多安全问题。
③ 回家签退制度
我见过不少机构根本没有签退制度,签退制度做不好会大大增加安全风险。但如果你能做好,就形成了你的优势。我们是怎么做的呢?
所有孩子写完作业后有两个选择,一是在机构里玩,二是回家。回家又有两种选择,自己回家和家人来接。这个时候该怎么做好监督?
我们规定自己回家的孩子必须给家里打电话,告诉家长要回家了,而且一定要在签退表格上签字,比如8点03分打完电话,那必须回家不能待在机构了。
当孩子打完电话 分钟或20分钟后,如果按正常时间没有到家,家长应该及时反馈,以防有问题出现。
如果孩子是家长来接,我们会提前10分钟,在孩子作业写得差不多的时候,告诉家长可以过来接了,这样就能减少孩子等待的时间。
还有一部分孩子写完作业不回家想在机构里玩,我们会安排一个专门的房间给他下棋、看书、玩积木等。当他玩的差不多的时候,再根据他怎么回家做具体安排。
如果你能做好签退制度,确保孩子的离开都有记录,就能避免很多安全隐患。
2. 室内流程
相比室外流程,室内流程就复杂多了。我总结了6部分:课前准备、课中作业、课中讲解、课后辅导、课后记录、课后反馈。我们一步步来说。
① 课前准备
课前要准备什么呢?辅助事务准备和学习事物准备。
孩子接到机构之后,需要给孩子一个缓冲期,比如,喝点儿水、吃些点心、上个厕所,大概10分钟左右,这就是辅助事务准备。
另外,有些孩子会忘记带笔、本托管班适合哪些人做,尤其是新招的学生,所以老师要提前准备好一些削好的铅笔、橡皮、本子等。这是学习事物准备。
只有把这两个都做好,孩子写作业过程中才会比较流畅,不会出现一会儿要上厕所,一会儿没有纸笔的情况。
② 课中作业
我们在辅导孩子写作业时,要注意尽可能先安排孩子做会做的题目,这样才会越做越顺畅,否则会打击孩子自信心,对作业产生厌恶。比如语文,先安排抄抄写写的作业,最后做阅读和作文。
这就要求老师每天要把孩子的作业全看一遍,合理安排孩子的作业,从而让孩子更有效率的完成。
③ 课中讲解
我相信很多老师都存在这样的问题:只要学生有问题就在班里讲题。但这不是一个好习惯。为什么?
讲题有两种方式:统一讲解和分别讲解。比如,你发现三年级的孩子普遍存在某个问题,这就需要你统一来讲。
可如果这个问题只有个别学生问,说明只有这几个学生不理解,那么就不用统一讲解,只需要给这几个孩子讲即可。
④ 课后辅导
课后辅导有两件事要做:安排预习和复习。
做完作业后,第一件事就是安排孩子复习。比如,一二年级重点安排孩子阅读,三四年级重点安排基础知识巩固。
复习完之后,还要进行新课预习。语文,重点预习课文中的字词句,包括多音字、近反义词、课文经典句子。英语,就是音标和单词。
⑤ 课后记录
记录是要让教学可视化,那我们记录什么呢?第一,孩子的学习情况。第二,孩子的行为习惯。
很多老师喜欢报喜不报忧,这是很危险的。比如,每次都跟家长说孩子进步了,但期末考试成绩却奇差无比,你让家长怎么接受?
所以,我们要客观记录孩子平时的学习情况,不要回避问题,让家长了解到最真实的变化。
除了学习情况,还要记录行为习惯。比如,以前孩子不愿意帮助其它同学,但通过一个月的学习,孩子变得乐于助人了;以前每次写完作业不知道把凳子放回去,现在每次都会随手带走垃圾,摆放好凳子等。
我们通过学习情况和习惯情况给孩子一个综合评价,注意一定要客观评价,不夸大优点,也不放大缺点,给家长还原一个最真实的孩子。
⑥ 课后反馈
在跟家长反馈时,我们托管班老师每周都要和家长有2-3次的互动。有一点需要提醒大家,不要为了反馈而反馈,不要为了打电话而打电话。
在反馈时一定要做到自然,从具体事情出发跟家长建立感情联系。
我知道托管的老师都非常辛苦,但是请相信只要我们心怀感恩,敬畏,理解包容每一个孩子的差异,所有的辛苦都会有回报。
托管教师培训篇
上面那句话说起来容易,但做起来太难了。于是,很多校长问我:“怎么才能招到那样的老师呢?”
我说:“招不到!”为什么?
你想从茫茫人海中找一个能力强、又能吃苦耐劳的90人才太难了,但你却可以把一个70分的人变成90分。
怎么做到的?
培训。
但在培训前,你需要先做好两件事。
第一:定岗
有些老师明明应聘的一二年级的班,但进来后发现人手不够,校长又安排他带了五六年级的班。时间短还好,时间一长老师多半会因为压力大而离职。
这不怪老师,只能怪你没有做好定岗工作。《小王子》里讲过一句话:我让一位将军变成一只海鸟,如果这个将军没有这样做的话,那不是将军的问题,是我的问题。因为我让将军干了不适合的事情。
所以,老师招聘过来后,一定要明确他的岗位是什么。比如,负责带一二年级的数学教学,那就不要给他安排五六年级的数学了。
首先不符合老师的岗位期待,而且职业技能培训是根据岗位来定的,他具备了一二年级的技能,但不一定适合五六年级的孩子,严格来说也是对学生的不负责。
第二:定责
我经常听校长说自己的老师不负责任,工作没有做到位,事实真的是这样吗?
其实不是的,当你指责员工的时候,你可以先反思一下是否给了他明确的责任划分,他是否知道什么事情该做,什么事情不该做,是否知道该怎么做。如果答案是否定的,那你就是问题的根源。
因此,老师招聘过来后,要跟他明确今后负责什么内容,需要承担什么责任,这样才能保证工作落实到人。
做好了这两个工作,接下来就要思考怎么把70分的人变成90分,该培训哪些内容呢?
① 心态
很多老师把托管机构的工作当作跳板,日后如果找到更适合的工作会毫不犹豫的辞职。这是现在托管机构的现状,我们不能去指责老师,只能改变老师的心态。
你要告诉老师招聘培训他的目的不是为我所用,而是帮助他更好的适应社会、适应工作。
如果有一天他离开机构是因为自己做的很好,机构再也没有办法给他提供更好的平台和舞台,而不是因为其它原因。
② 职业素养
刚毕业的学生就好像一张白纸,缺乏一定的职业素养,包括待人接物、微笑、沟通等基本的职场礼仪。所以,这些都是需要去培养的。
③ 专业能力
给老师做专业能力培训时,也要做小学生心理特征培训。
很多托管机构老师并不是教育学和心理学出身,对小孩子心理不了解。这时候我们需要告诉他,不同年龄阶段的孩子特征是什么样的,这样老师在处理问题时会更加有方向,也会更理解孩子。
比如,一年级的孩子上课好动,课堂纪律差。如果老师不懂小学生心理的话,会认为是孩子调皮捣乱,但如果知道好动是孩子从幼儿园到一二年级过渡时普遍存在的情况,就会更加理性的看待这件事。
④ 服务意识
我认为托管机构发展到最后,竞争的不单是价格、教学水平,更重要的是服务。然而,很多老师缺乏服务意识。比如,在跟家长沟通时态度居高临下,给学生上课时不考虑学生的体验等。这些服务细节,都是需要做好培训和疏导的。
⑤ 招生能力
我们小微托管不像大型培训机构有专门的市场招生团队,所以就要求每个老师既会带班又会服务,还能招生。包括基本的招生话术、咨询谈单等。
小微机构应对品牌机构篇
也许你在流程化和培训上做得都很好,但依然被当地品牌机构压的喘不过气来。大家有没有想过,品牌机构与我们小微机构相比,优势到底在哪里?
我认为品牌机构在硬件设施、课程产品、服务流程、管理体系、培训体系和知名度上都远远盖过小机构。那我们是不是就没有活路了?
不一定,我觉得我们可以做两件事。
1. 抱团发展
我们中小机构在创业过程中可以抱团发展。比如,你学校附近有几十家机构,你可以找三五家,一起做招聘、培训,这样能降低成本,而且能在招聘和培训环节更专业。当然,你们的品牌还是各自独立的。
2. 走专业化之路
专业化不是让你模仿大机构,别人有的你也要有。而是学如何通过包装,让家长看到你的专业态度,并不比任何的大机构差。我可以跟大家分享一下我是怎么做的。
① 学员手册
每个孩子来到学校之后,我会告诉他在这里可以做什么。
很多机构都是三不准四不准,但我们在语言上没有那么暴力,而是从希望的角度出发,希望孩子能成为一个什么样的人。这样就更加人性化,也能让家长感受到我们对孩子的关怀和爱。
② 托辅流程及细则
虽然我们是小机构,但麻雀虽小五脏俱全,要让家长看到我们的规范和流程。比如,制定机构的托管流程,让家长知道我们老师的工作流程,也方便家长配合老师工作。
③ 作业登记本
每个孩子都有一个作业登记本,在学校把布置的作业抄回来,这样老师就能确定要检查的作业是什么,而且检查之后必须签名,方便明确责任。
④ 安全责任协议书
机构一定要跟家长签署《安全责任协议书》,一式两份,一份给家长,一份机构保留。在协议中明确校方和家长的责任,以及赔偿问题,这样能大大降低风险。
塑造专业化,还有很多细节可以落地的,比如家校沟通登记表、学生周情况总结表等。
其实,除了抱团和专业化,还有一点是大机构比不了的——个性化教学。所以,不必惧怕品牌机构的竞争,只要我们做好自己该做的事,未来还是有无限的机会的。
未来3年发展趋势与机会篇
那未来会有什么机会呢?
我们首先要知道托管为什么会发展起来,因为托管解决了家长时间和学识不足的问题。家长没时间接我来接,家长不会辅导我来辅导,这都是从家庭角度出发来思考的。
基于这两点,现在的托管在形式上表现出明显的同质化:选址靠近学校门口、满足孩子吃饭、睡觉、写作业的需求,但现在这种情况是有问题的。
第一:安全隐患
托管机构很多在小学附近的住宅、民房,安置小区内部。既然式民房,就会牵扯到电梯的使用,孩子上下学在电梯非常拥挤,一拥挤就容易出现问题。
还有很多机构的午餐、晚餐,都是请阿姨做的,没有餐饮程序,所以饮食问题上也存在很大风险。
第二:从业人员素质参差不齐
托管门槛低,所以从业人员结构有退休教师、失业人员,还有家庭妇女,这就造成从业人员素质参差不齐。
如果你的托管想要在未来3-5年内实现发展,那这些问题必须要解决,也就意味着你的托管必须升级换代。
我认为,未来能生存下来的托管机构一定是大的品牌机构和小的个性化机构。什么是个性化托管机构呢?
举个例子,我的托管只有50-100个孩子,但我能熟练准确的叫出每个孩子的名字,知道她们的兴趣爱好,性格特点,了解每个家长是做什么的。
虽然体量不大,但外来品牌机构很难跟我竞争,因为我和客户有情感连接,他们对我有很强的粘性。
那个性化机构怎么升级进化呢?
首先,硬件上不能随便买几张桌子就开张,要进行精装修,保证起码的安全舒适,给学生家长良好的感官体验。伙食上也会有专业的团队来操持,保证饭菜的健康和安全。
另外,软件上也面临升级。比如,全面提高老师的知识水平,以前老师可能只是个本科生,对教育和心理学一无所知,未来会选择更专业的老师做更专业的事。
你可能会问:那我现在该怎么做呢?
抢占社区。
现在的托管都扎堆在学校门口,但我认为社区一定会成为未来托管的应用场景。尤其是一线城市或者是省会城市比较好的社区。
社区精品店的定位就不再仅仅是满足孩子的学习问题,更要满足孩子的娱乐功能。
现在托管的孩子每到周末就待在家里看电视玩手机,我们完全可以开发出适合孩子周末场景的功能来满足他们的需求。
比如,我之前在校区开过一个玩具室,没想到很多孩子周末都跑到这里来玩,这就进一步拉近了学校与孩子家长的关系。未来也许可以结合机器人、魔方等娱乐功能为主的课程,给托管机构的社区店赋予更多的可能性。
托管已经不再是原来的小饭桌,市场的变化不断催生托管的更新换代,而你要想健康长久的生存下去,除了更专业化、个性化,无路可走。
编辑整理:Coco
注册会员查看全部内容……
限时特惠本站每日持续更新海量各大内部创业教程,年会员只要98元,全站资源免费下载
点击查看详情
站长微信:9200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