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填志愿那三天,我妈把手机里所有群名都改成了‘别让孩子掉坑’。
高考榜单刚贴完,亲戚群、家长群、小红书、抖音,全在甩同一张图:哪个专业毕业年薪三十万,哪个专业毕业即失业。
看得人头皮发麻。
我也跟着慌,直到把这张表拆成一条条真实数据,才发现所谓热门和冷门,其实藏着一条暗线:谁在解决未来十年最刚性的麻烦,谁就稳。
先说计算机。
大厂裁员的新闻很吓人,可2025届计算机本科就业率还是90%出头。
为啥?
因为招人的不只有互联网。
银行做数字人民币,工厂搞黑灯车间,街道办要智慧城市,全在抢会写代码的人。
岗位名字也变了:算法工程师、数据治理师、区块链运维,听着陌生,干的还是老本行——让机器替人省时间。
工资也没降,应届硕士进车企做自动驾驶现在什么工作比较好,月薪两万八,签字费另给。
一句话:只要人类还想偷懒,计算机就缺人。
再说医学。
我妈最心动的铁饭碗。2025届医学类就业率96%,听着像骗人,其实把医院、互联网医疗、体检中心、医药电商全算进去。
老龄化摆在那儿,60岁以上人口每增加1%,全国就多出两千万慢病患者。
医生不够,护士不够,连陪诊师都缺。
更香的是新分支:精准医疗、基因检测、医疗AI训练师,本科就能入行,干五年跳槽,年薪翻三倍。
就是读书周期长,家里得咬牙供到三十岁。
新能源,名字听起来像股票炒作,其实是国家饭。
碳中和时间表贴在墙上,2030年非化石能源占比要拉到25%,现在才17%。
缺口就是岗位。
2025年校招现在什么工作比较好,光伏逆变器公司给硕士开三十万年薪,还给期权。
氢能、储能、智能电网,全是新赛道,没人卷,简历投过去就有人打电话。
缺点是城市选择少,得去长三角、珠三角、成渝,离家远。
最后教育科技,黑马中的黑马。
双减之后,大家以为老师没饭吃,结果AI把教育重做了一遍。
智慧教室里,老师点一下平板,系统就推不同难度的题给不同学生。
缺的就是既懂教育学又会写代码的人。
2025年市场规模破千亿,岗位名字五花八门:AI课程设计师、学习数据分析师、教育产品经理。
工资比公立校高一大截,还能远程办公。
缺点是行业太新,跳槽得自己找路。
看完四张底牌,我给自己画了三个问题:
1. 我愿意为哪个麻烦熬夜?
2. 我家能不能撑到那个专业回本?
3. 十年后那个麻烦还在不在?
把答案写在纸上,志愿表一下就清爽了。
热门不热门,都是别人给的标签,真正的稳,是踩在时代的刚需上。
注册会员查看全部内容……
限时特惠本站每日持续更新海量各大内部创业教程,年会员只要98元,全站资源免费下载
点击查看详情
站长微信:9200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