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财经独家,速关注

在康美药业违法违规案作出正式处罚之后,A股“双康事件”另一主角——康得新违法违规事件也有了新进展。

6月10日,*ST康得发布公告称,公司及公司实际控制人钟玉、 公司董事纪福星、公司监事周桂芬于 2020 年 6 月 9 日收到证监会送达的《调查通知书》,因涉嫌债券市场信息披露违法违规,证监会决定对公司、钟玉、纪福星、周桂芬立案调查。

这是继2019年7月证监会在对康得新作出处罚及禁入告知后的再次“关注”,这传递了监管部门严惩造假企业、对跨市场违规行为进行全面追责的态度。今年以来,监管部门对财务造假持续保持监管高压,已有13家上市公司因财务造假被处罚或收到行政处罚事先告知书。

债券违约牵出百亿造假案

在严打财务造假背景下,康得新处罚落地仅仅是一个开端。

6月10日,*ST康得发布公告称,公司及公司实际控制人钟玉、 公司董事纪福星、公司监事周桂芬于 2020年6月9日收到证监会送达的《调查通知书》。

作为“双康事件”另一主角——康得新违法违规事件同样恶劣。

从时间线上看,2019年1月,证监会宣布对康得新涉嫌信息披露违法行为立案调查康得新最新信息公告,康得新百亿造假案开始浮出水面。

2019年7月康得新最新信息公告,证监会披露,经查,康得新涉嫌在2015年至2018年期间,通过虚构销售业务等方式虚增营业收入,并通过虚构采购、生产、研发费用、产品运输费用等方式虚增营业成本、研发费用和销售费用。通过上述方式,康得新共虚增利润总额达119亿元。此外,康得新还涉嫌未在相关年度报告中披露控股股东非经营性占用资金的关联交易和为控股股东提供担保,以及未如实披露募集资金使用情况等违法行为。上述行为导致康得新披露的相关年度报告存在虚假记载和重大遗漏。

“持续时间长、涉案金额巨大、手段极其恶劣、违法情节特别严重。”在形容康得新所涉及的信息披露违法行为时,证监会方面如此表示。

同月,证监会向涉案当事人送达行政处罚及市场禁入事先告知书,拟对康得新及主要责任人员在《证券法》规定的范围内顶格处罚并采取终身证券市场禁入措施。

值得一提的是,康得新起初引起监管部门关注,竟是因为一笔跨市场的债券违约。

公开信息显示,康得新曾在银行间和交易所债券市场发行过多笔债券,尤以银行间市场债券居多,品种涵盖了超短融、短融、中票、定向工具等几种银行间债券市场主要的债务融资工具。

从2019年1月到7月,康得新发行的4支债券相继发生违约,均为超短融和中票等银行间市场债务融资工具。

康得新最新信息公告_康得新违法违规案_康得新债券违约调查

来源:Wind

其中,2019年1月15日,因未按时足额兑付18康得新SCP001本息,康得新发生了首次实质债券违约。其后不久,2019年1月21日,康得新发行的5亿元18康得新SCP002也未能按时足额偿还本息。

2支共15亿元超短融在10天之内相继违约,引起了监管部门的关注。

“今年1月,康得新复合材料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因无力按期兑付15亿短期融资券本息,业绩真实性存疑,引起市场的广泛关注和高度质疑。证监会迅速反应,果断出击,决定对康得新涉嫌信息披露违法行为立案调查。”2019年7月,证监会在公布对康得新等作出处罚及禁入告知时如是说。

业内人士指出,此次康得新再次被证监会立案调查,可能涉及银行间债券市场的信息披露问题。该案调查进一步表明监管部门将对造假上市公司跨市场违法违规进行全面追责,康得新案或将成为债券市场跨市场执法第一案。

对财务造假等恶性违法违规保持“零容忍”

证监会有关部门负责人表示,目前证监会做出的行政处罚,只是追责体系的一个环节,证监会将发挥立体追责体系作用,加大对违法违规案件处罚力度。

近期,证监会主席易会满在2020年“5•15全国投资者保护宣传日”活动上讲话时指出,对财务造假等恶性违法违规保持“零容忍”,净化市场生态,进一步取信于市场。

易会满表示,证监会保持日常监管和稽查执法的高压态势,集中力量查办康得新、康美药业等一批市场高度关注、影响恶劣的重大财务造假案件。证监会将用好用足新证券法赋予的监管职权,加大惩处力度,强化监管震慑。

据悉,2019年以来,证监会累计对22家上市公司财务造假行为立案调查,对18起做出行政处罚,向公安机关移送6起。今年以来,12家上市公司因财务造假被处罚或收到行政处罚事先告知书。监管部门对财务造假持续保持高压和严打的态势。

注册会员查看全部内容……

限时特惠本站每日持续更新海量各大内部创业教程,年会员只要98元,全站资源免费下载
点击查看详情
站长微信:9200327

发表回复

后才能评论